[1]王晓蕾,秦启荣,熊祖强,等.层次注浆工艺在松软巷道破碎围岩加固中的应用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 2017, 13(1):206-212 [2]熊祖强,王晓蕾.承压水上工作面破坏及裂隙演化相似模拟试验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 2014, 10(5):1114-1120 [3]何祥,杨科,刘文军,等.坚硬顶板厚煤层卸压开采覆岩运移特征试验研究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 2016, 12(6):1559-1594 [4]窦礼同,杨科,闫书缘.近距离煤层卸压开采围岩力学特征试验研究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 2014, 10(5):1177-1182 [5]许振浩,李术才,张庆松,等.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 2008, 4(4):640-644 [6]王连国,韩猛,王占盛等.采场底板应力分布与破坏规律研究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3, 30(3):317-322 [7]王晓振,许家林,朱卫兵等.松散承压含水层特征对其载荷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4, 31(4):499-505 [8]刘泉声,卢超波,刘滨,等.深部巷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机理与应用研究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4, 31(3):333-339 [9]秦江江.破碎围岩加固注浆工艺研究[J].煤矿现代化, 2015, (3):89-90 [10]李飞,周泽,赖笼,等.松软破碎围岩巷道注浆参数试验研究[J].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, 2014, 29(4):7-11 [11]刘猛,胡焕校,吴高权,等.软弱围岩隧道塑性区注浆效果研究[J].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, 2013, 24(5):201-205 [12]乔卫国,程少北,林登阁,等.巨厚煤层全煤巷道破坏机理及注浆效果数值模拟[J].金属矿山, 2014, (2):26-29 [13]雷进生,刘非,王乾峰,等.非均质土层的注浆扩散特性与加固力学行为研究[J].岩土工程学报, 2015, 37(12):2245-2253 [14] 高保彬,李回贵,王晓蕾.下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与瓦斯运移规律[J].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3, 32(10):1319-1323 [15]杨东.下保护层开采覆岩卸压及瓦斯运移规律[J].工业安全与环保, 2017, 43(9):48-51 |